热点聚焦:洞察市场趋势,行业大咖话半导体产业未来
2017/10/28本周半导体行业举办了多场会议和活动,在这些半导体行业盛会上,众多企业高层、专家学者以及行业资深分析师都对未来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下面就由全各位整理这些大咖们发表的最新观点。
张忠谋:未来十年台积电年复合增长率最高可达10%
10月23日,台积电举办了成立30周年庆典,此次盛会吸引了包括英伟达、高通、亚德诺、安谋、博通、艾司摩尔在内的半导体公司执行长,以及苹果公司营运长等众多IT大佬参加。
面对众多IT大佬难得一次的“聚会”,自然免不了谈及未来半导体产业发展趋势。尤其是作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半导体公司的掌舵人,张忠谋的见解也被业内人士细细解读。
在30周年庆上,张忠谋表示,未来10年,半导体产业的复合年成长率大约在4.5%-5.5%,甚至比全球经济成长率还要高,而台积电的年复合成长率将达5%至10%,成长速度又将高于业界平均水平。
至于摩尔定律何时会发展到极限的问题,张忠谋认为,未来芯片晶体管数量还是会增加,预计可到2030年,但可能要考虑一下成本与经济价值。
刁石京:2017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1.3万亿
“预计今年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达到4000亿美元,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也将达到1.3万亿元”,这是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刁石京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暨高峰论坛(IC China)上发表的观点。
当前,中国正在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到4335.5亿元,同比增长20.1%,而中国集成电路之所以能在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便交出这样的“成绩单”,主要归功于国家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扶持。
刁石京在IC China期间进一步指出,未来工信部将重点做好四项工作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一是突出顶层设计,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支撑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共性技术研发,培育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落实国家双创战略,实施“芯火”创新行动计划,建设“芯火”创新基地。
三是坚持市场需求导向,重视系统架构创新,围绕智能硬件、智能传感、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医疗等重大需求,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培育新动能,推动产融结合、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四是深化国际合作,提升开发水平,充分把握集成电路产业国际化特征,全球配置市场、人才、资金、技术的要素资源,融入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生态体系中,实现发展共赢。
魏少军:高端芯片企业不能忽略95%的大市场
随着高端芯片联盟的成立,越来越多的半导体企业将目光瞄准了高端芯片领域。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有部分企业对于发展高端芯片产生了一定的误区,主攻5%的特定市场,而忽略了剩余95%的大市场。
当前,由于高端集成电路产品的成本越来越高,企业发力高端市场时营销和销量问题也随之出现。
尽管专用集成电路产品在所有集成电路产品中能效最高,体量也很庞大,超过1000亿颗,但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使得每一个品种的销量都不大,几百万颗的销量已经算是不错的成绩。
因此,在高额的研发费用支撑下,每颗芯片分摊的研发费用的数额就相当可观,例如开发一颗芯片从头到尾花了1亿美元,但销量只有100万颗,这无疑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清华大学教授、核高基专项技术总师、中国高端芯片联盟秘书长魏少军在中国芯昆山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上指出,集成电路企业应该从一开始就制定出能够面向95%大市场的计划和目标,而不是专攻5%的特定市场。
分析师郭祚荣:2017全球内存产业产出量年成长逼近20%
10月26日,由全球市场研究机构集邦咨询举办的“2018年全球科技产业发展大预测”在上海喜马拉雅酒店隆重召开,对2018年半导体产业发展趋势和商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2018年,内存产业将依旧处于供给吃紧的格局。
郭祚荣指出,由于各内存厂商对于资本支出趋于保守,加上工艺制程转换进度趋缓,目前内存市场依旧处于供给吃紧的情况,使得今年全球内存产业产出量年成长逼近20%。
目前,行动式内存已经成为份额最高的内存产品类别,服务器内存则是增长最快速的产品,而标准型内存价格预估较去年将上涨60%。
郭祚荣表示,明年内存产业仍是由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大内存厂所掌握,在厂商们暂不愿大幅增加产能的情况下,价格有机会维持高档水位。
分析师林建宏:人工智能将深度影响半导体产业
在今年的IFA展会上,华为新旗舰级处理器麒麟970正式亮相,这款号称“首款人工智能(AI)移动计算平台”的处理器一经亮相便受到市场一致好评。
事实上,作为产品瓶颈的重要突破口,人工智能已经备受智能手机厂商的青睐。三星、苹果、华为三大智能手机厂商以及五大中高端手机芯片供应商都提供和采用了含人工智能加速功能的芯片与应用套件。
2018年,人工智能将深度影响半导体行业,具体而言,将从两个方面影响半导体产业。
一是销售机会,包含新的应用带来新产品与新技术,例如更多的传感器、数学加速器、存储单元与通信能力,落实服务、建设通讯骨干、并同步升级数据中心与服务器。
另一方面,从人工智能导入或是工业4.0的角度来看,新的生产模式正在重塑各半导体公司对“有效产能”的定义。
预计从2018年起,人工智能技术将给各厂商带来越来越显著的影响。